We use cookies and tags on our website to provide you with a better website experience, advertising based on your browsing habits, and to understand what our website is being used for, and for statistics and measurement purposes. By clicking ‘I Accept’, or clicking on our website, you agree to such purposes and the sharing of your data with our trusted partner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please read Privacy Policy.
株式会社川崎造船厂〔现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第一代社长 松方幸次郎
照片提供: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构筑了国立西洋美术馆的原点即“松方收藏品”的松方幸次郎(1866−1950),是明治时代曾担任过总理大臣的松方正义的三子。其留学美国后,担任了父亲的秘书官等职务,之后于1896年就任位于神户的川崎造船厂第一代社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通过造船获得巨额利润的松方,于1916年逗留伦敦期间开始采购艺术品,并于其后的十年间,收购了超过三千件的西方艺术品。
松方倾注热情于收藏艺术品,却并非是出自于本身的兴趣。他有意投入个人财产创建名为“共乐美术馆”的设施,希望能够向日本民众展示西方的艺术品。该设施原本会成为日本第一座专门展出西方艺术的美术馆。然而,由于1927年的经济恐慌,使得川崎造船厂陷入经营危机,为了重建公司,松方不得不提供私人财产。其美术馆计划化为泡影,运抵日本的艺术品,历经数次拍卖而散逸。此外,保管于伦敦仓库中约一千件的作品,则在1939年的仓库火灾中尽数烧毁。
另一方面,留在巴黎的作品群,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作为敌国侨民的财产被法国政府接收。不过,其中大部分的藏品在1951年旧金山和平条约缔结后,作为日法友好的象征,返还日本。而后,国立西洋美术馆作为保管与公开展示从法国捐赠返还的370件“松方收藏品”的设施,于1959年开馆。
尽管在开馆之初,国立西洋美术馆的收藏是以法国近代美术的作品为中心,但藏品随着购买以及支持者的捐赠而持续扩充,其对象也扩展至西方艺术的整体领域。承袭松方幸次郎的“共乐美术馆”理念,广泛展出足以追溯西方艺术史的藏品,并为后世子孙来保管,正是国立西洋美术馆最为重要的工作。